- 海南:到2025年,建一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11 0:00:00
- 資料圖:在海口市美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長者飯堂,老人圍坐一起吃餃子。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2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高忠航)近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面,提出了30條實施意見。
到2025年,海南將完成8886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每個縣(市、區)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
到2025年,所有街道至少建一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意見》提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引導康復、護理、助餐、助潔等專業服務機構,按照保本微利原則提供穩定的普惠性養老服務。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推行黨建+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加快推動社區適老化改造。
到2025年,完成8886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探索建立子女陪護假制度和家政賦能系列政策,鞏固和增強家庭養老功能。
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織密農村養老服務網絡。鼓勵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開展互助式養老服務。加強居家老年人巡訪關愛。
規范發展機構養老 嚴打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
通過委托運營、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推進醫養融合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引入企業或社會服務機構參與運營管理。公辦養老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殘疾、高齡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
加強光榮院建設。加強機構建設和運營監管,著力提升醫療服務、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等方面的質量和水平。加強緊急救援演練。實施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依法依規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多部門跨地區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
實施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實現評估結果跨地區跨部門互認。到2023年,各市縣根據財政承受能力,細化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相關適宜服務。
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推進醫療服務適老化
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從生命全過程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系統的干預。加強老年人群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及分類指導,實施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為全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評估與健康服務。
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以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為導向,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以及優撫醫院建設,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市縣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發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推進中醫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務。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推進醫療服務適老化。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和中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均達到60%以上。
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有機銜接。發展互聯網+照護服務,積極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和護理型養老床位建設,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醫療照護、家庭病床、居家護理等接續性服務。探索對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免費或低償的喘息服務。
資料圖:在海口市美蘭區海府路的一家長者飯堂,老人享受午餐。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到2025年,每個市縣有1所以上醫養結合供養服務機構
推進醫養結合發展。開展相關機構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按需規范轉換試點工作。建立醫養結合協調聯絡機制,相關部門要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依托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建設為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護理、長期照護的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兩院合一或毗鄰建設,鼓勵通過簽約、托管、劃轉等方式,實現資源整合、服務銜接。
將醫養結合機構納入緊密型醫聯體管理,擴大醫聯體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范圍,可按規定報銷相關醫療費用,并按成本收取上門服務費。合理核定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醫保限額。
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有1所以上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積極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和省級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
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深化智慧助老行動
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強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治觀念。建設全島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為老年人提供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推進司法服務適老化。完善老年人監護制度,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優化頤養環境。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適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深化智慧助老行動,鼓勵在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為老年人服務時,保留傳統服務方式。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農村老年人的美麗家園。
持續開展敬老月系列活動和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宣傳推廣孝親敬老先進典型。落實老年人社會優待,推進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科學規范布局相關服務設施,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完善老年人優待標識設置,公布優待內容。推動落實外埠老年人同城待遇。
積極培育銀發經濟 發展適老產業
《意見》提出,積極培育應發緊急,加強規劃引導。堅持老齡事業與產業雙輪驅動、協調發展,把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建設等納入公益類文化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相關部門加強專項規劃編制,支持發展銀發經濟,制定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的消費支持政策。統籌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老齡事業發展。
發展適老產業,充分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發展老齡產業,鼓勵技術密集型企業、科研院校加強適老科技研發,支持成果轉化應用在海南落地。依托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展會平臺,促進海南老齡產業相關產品和服務供需對接。拓展具有海南特點的旅居康養、醫療旅游、中醫康養等新型消費領域。
開展健康老齡化相關影響因素、長壽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充分挖掘海南長壽文化資源,推廣世界長壽島品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和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促進老齡相關研究機構開展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