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智慧養老應避免不智慧,應更有情感心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1 0:00:00
智能科技如何助力人類養老事業,智慧化養老如何真正實現智慧化……11月9日舉行的智能科技應對老齡化社會——2022中日科學家高層對話上,兩國養老領域專家線上線下結合進行交流。相關對話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主辦,已經舉辦過多次,今年首次在無錫舉行。
中日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養老話題
智慧養老,是如今養老服務行業的熱詞。中國的養老服務事業從2013年開始起步,歷經近10年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量到質的跨越式發展,且與智慧養老密不可分,智慧養老成為其中的一大亮點,并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飛躍。
中日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養老話題
在肯定中國智慧養老事業長足發展的同時,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教授在其《中國智慧養老的實踐和思考》演講中也指出,智慧產品不智慧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也就是目前很多的養老產品和服務沒有體現以老年人需求為本,未真正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使用能力和個性化,傾向于玩概念、玩花樣、玩噱頭,一些可穿戴設備反而成為負擔。
他認為,忽略體驗是智慧類養老產品失敗的主因,真正的智慧養老,應該包括技術精度和人文溫度,應該與傳統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模式有機融合,融合度越高越有價值。養老的本質是服務,而養老服務的最大特征是以人為本,情感性、近身性是其基本特征,再先進的技術都不太可能代替情感需求,代替近身服務。
老年人年紀大了,開車出行難,導致出行自由成了難題。而通過專用的匹配系統,鼓勵社區及周邊熱心居民與老人拼車,方便老年人外出,促進他們的正常社交……日本早稻田大學電子政府和自治體研究所教授巖﨑尚子教授在其《建設不讓任何一人掉隊的老齡社會所需的數據應用理想模式》的演講中,分享了日本在智慧養老工作中的相關做法,引發了廣泛關注。
比如,針對數字弱勢群體開展防災應用和培訓,創造老年人發揮專長的機會,都是日本在養老方面所做的有益嘗試,日本方面的專家現場進行了分享。相關人士稱,日本作為比中國更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在養老事業發展和老齡化社會建設方面,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形成了相當多的智慧體系,值得關注。
-
下一篇:什么是智慧健康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