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的5G時代,智慧養老成未來養老新趨勢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9 0:00:00
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9%。銀發浪潮來襲,如何讓老年人安心養老?耆福居全媒體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智慧養老成未來養老新趨勢。
舉個例子:
桂大爺(化名),今年快80歲了,心臟不太好,身體健康牽動全家人的心。桂大爺在社區幫助下,安裝了安全定位監護系統。通過該系統平臺,可以實時查看和接收到老人的位置信息,如果桂大爺遇到突發狀況,發出緊急呼救,平臺會自動聯絡老人兒子和社區。
今年初,桂大爺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便嘗試按下緊急呼救按鈕,報警信息馬上發送到監控后臺,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接通了電話,遠程指導桂大爺采取一些自救措施。隨后,平臺的工作人員上門,陪同桂大爺一起去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就醫,一場健康危機就此化解。
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養老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發展動力。越來越多智能化技術應用到養老產業中,衍生出了智慧養老產業,物聯網和智能化設備將家庭養老、旅居療養、機構養老等結合起來,可以為老人提供全天候、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
5G時代,最終將打通家庭、工作、娛樂、出行等多個場景,用戶需求可得到即時反饋和響應。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看來,5G+智慧健康養老,將通過改變信息交流方式、強化資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務管理效率等手段,破解現有養老服務模式存在的各種痛點,給養老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個性化智能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為老年人保駕護航。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目前,市場中的智慧健康養老項目包括終端設備、軟件產品和系統集成服務,應用服務主要包括老年人遠程監護、慢性病管理、在線醫療、社區健康養老等。
業內專家分析: 隨著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的數量逐步增多,智慧養老將派上更大用場。臥床老年人移位設備,能降低服務人員、家庭照護者的工作強度和技術要求。半失能老人獨立使用的室內助行及移位技術,支持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癥等患者生活的輔助技術等,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
智慧養老、信息化養老等科技養老新模式將迎來風口。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物聯網技術研究所產品經理羅達介紹,5G技術發展為智慧養老安全、便捷、舒適等方面需求提供了更多產品和更廣泛服務,如智慧園區+養老機器人+養老新零售+養老等,5G遠程手術、5G醫療監控等也將逐漸普及。
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達22萬億元。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王永春指出:老齡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配置錯位。雖然老齡產業參與者眾多,投入不斷增加。但是,行業有效產出不足,盈利困難重重,客戶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
近幾年,全國各地各類養老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市場一度火熱,但品類不一,那么,真正符合老人需求的養老機構到底是什么樣?
環境方面
自然環境:一般老年人更偏愛園林式的居住環境,呼吸富養空氣,鳥語花香。早間晨練、晚間散步,太極拳、廣場舞,都有了最好的去處。
居住環境: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在內部居住環境設計上需要更多的適老化,如過道扶手、智能馬桶、防滑設施、加大的電話字母、加高的插座、加高的硬質沙發等等。
一位來自日本養老方面的專家曾講過一個故事:他們發現早期有一種錯誤的行為,就是讓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坐很軟的沙發,這對于老年人來說無疑是一種酷刑,因為他們很難或者根本不可能從松軟的沙發里,站起來。確實,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心理,都在發生著改變,只有真正地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更好的照顧他們,給他們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醫療方面
醫療環境:老年人最害怕什么?排第一的可能就是生病。所以醫療保障,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生病了、不舒服了,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治療或幫助,對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人才方面
養老方面的人才儲備是遠遠不夠,急缺專業人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顯得尤為關鍵。
營養方面
民以食為天,吃好對于老年人更加重要。多數老年人患有多病共存的情況,比如高血糖、高血壓等,對飲食的注意比年輕人多,在飲食的營養搭配、軟硬適中、葷素搭配等方面都需要注意,如果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則更要注意用餐安全。
娛樂方面
居家養老對于老年人來說,環境相對熟悉,但往往會因為寂寞無聊而導致情緒不好,甚至抑郁。
老年人退休后,漸漸遠離社會,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容易心灰意冷,悶悶不樂。更應該多走出去,接觸同齡人,聊天、下棋、跳舞、唱歌、做手工、書法、看書等等,繽紛娛樂生活,擁有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
-
上一篇:智慧健康養老平臺,迎來5G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