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經開二十載|智慧社區,讓生活更美好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2 0:00:00
只有親身經歷,才能觸達內里。當你深入鐘樓經濟開發區,你會發現,辦事在這里越來越簡單,秒批、一窗通辦,實現從東奔西跑到指尖辦事;生活在這里越來越方便,社區進行智能化改造,物聯網技術點睛治理精細化;服務在這里越來越高效,產業社區解決企業痛點,沉浸式服務滿足企業需求……20年來,鐘樓經濟開發區的速度和溫度,已然有了新的內涵。
一屏集中,社區智聯
鐘樓經濟開發區給智慧政務裝上數字大腦,深入推進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的實踐,使社會服務更高效、便捷,為智慧社區的全面建設和治理注入了全新動能。
沒想到通過網上申報,工作人員會上門辦理,太方便了。家住鐘樓經濟開發區北港街道的王大爺看著厚厚一沓就醫發票,想去申請慈善大病救助,卻不知道怎么辦。在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下,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手機登錄智慧北港港港辦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在網上填報了申請,沒過幾天工作人員就上門代收材料,完成了申請辦理工作。
智慧北港港港辦行政審批服務平臺是北港街道創新審批服務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智慧北港數據港開發的港港辦行政審批服務平臺,能夠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重度殘疾人、長期臥病在床無法外出人員提供上門辦、幫辦代辦服務,服務內容涉及尊老金申請、臨時救助對象認定及救助金給付等八大類內容,解決了部分特殊人群辦事難的問題。
同樣,家住鐘樓經濟開發區新閘街道的王先生夫婦在辦理居民異地退休資格認證手續中,深切感受到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帶來的貼心便捷。現在真的是太方便了!通過手機就能‘跨省通辦’,讓4500公里變成零距離。王先生和老伴來自新疆阿拉爾,子女都不在身邊,眼看居民異地退休資格認證就要辦理了,耽誤了就拿不到下一年一整年的養老金。老兩口跑到家門口的新閘政務服務大廳尋求幫助。在工作人員耐心指導下,通過微信關注,以跨省通辦的方式幫助其上傳了相關資料和信息,完成了認證,不到20分鐘就解除了兩位老人的后顧之憂。
自放管服改革以來,鐘樓經濟開發區將家門口辦好事作為己任,從以政府為中心向以公眾為中心轉變,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下屬街道加入跨省通辦聯盟,采取與外省縣、區兄弟單位簽訂聯盟協議云牽手的方式,積極拓寬政務服務朋友圈;全網梳理整合跨省通辦清單,匯總形成云上辦鏈接庫,確實解決企業群眾多地跑難題,真切做到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群眾。
一網集合,社區智慧
一張網架起骨架,奔跑的數據就像是流動的血液。數據互通,才能破解碎片化治理難題。鐘樓經濟開發區建設統一的物聯感知體系,通過推動各領域數字化優化升級,全面重塑智慧社區治理新格局,塑造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新閘街道新裕花苑以云為媒,夯實基層治理的數字底座,在出入口設置抓拍單位8個,人臉抓拍攝像機8臺,全結構布控攝像機5臺,人臉識別主機58臺,紅外攝像機31臺,高空拋物攝像機48臺,利用新技術賦能,拓寬信息獲取渠道,打破信息壁壘,共享平臺資源,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數字賦能的北港街道松濤苑社區,運用物聯網技術點睛,不斷推動治理精細化。通過安裝高空拋物探頭系統電瓶車芯片系統人臉識別系統電梯阻車系統四大系統,拓展物聯網全場景智慧應用,不斷提升智慧社區、平安社區建設實效,為社區裝上了靈敏的千里眼順風耳。
考慮到重點老年人群體的居家安全,鐘樓經濟開發區北港街道強化智能設備在養老為老服務上的運用,在社區試點智慧安戶、智慧門禁等項目。家住北港街道青楓社區的居民宗建華,就是智慧養老服務的受益者。在街道、社區的幫助下,她家中免費安裝了紅外檢測器、智能煙感報警器、燃氣報警器、呼叫系統等智能照顧設備,讓遠在國外的女兒能放心她一個人在家。
這些設備直接與常州市援通為老綜合服務中心相連接,能在第一時間監測到老年人生活居住的情況。目前,北港街道打造了15分鐘智慧養老生活圈,依托已建成的智慧北港數據港,為街道7000多名戶籍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為老服務。
科技鋪路,數字賦能。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重心,鐘樓經濟開發區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服務,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解決社區治理中的各種痛點,為精細化管理帶來新契機。
一鏈集成,社區智能
借力大數據的發展,鐘樓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強化數字賦能、一鏈集成,通過碼上辦企業店小二等智慧平臺及智能應用軟件,激活助企新動能,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因疫情影響,導致用工合同不能履行,該怎么做?延期復工期間工資如何處理?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企業連續停工停業,工資如何支付?面對企業的實際問題,新閘街道行政審批局制訂了碼上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云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企業日常經營,新閘街道行政審批局用心謀劃,把常用的惠企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間的優惠條款,進行系統的梳理匯編,將申報操作步驟分解成簡單易懂的PPT,形成二維碼在新閘企業服務群里公布,并安排專人時時發布,定期更新,同時線上解答企業的疑問。不僅如此,為了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行政審批局還會不定期地為轄區重點企業推送個性化政策包,讓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最新政策。
今年,鐘樓經濟開發區聯合北港街道、新閘街道成立產業社區,健全數據資源匯聚和共享機制,推動企業服務一鏈集成,為企業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打通了營商服務最后一公里。
北港街道成立的4個產業社區,沿用了智慧北港數據港服務程序。由于疫情,精研科技的企業運輸和用工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通過智慧北港企業店小二后臺反映的問題,產業社區第一時間多方聯動進行溝通,使問題得以及時解決。通過這個程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任何政策辦理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對接;哪些已辦、哪些未辦,平臺系統清楚列明。
鐘樓經濟開發區產業社區所有助企服務數據平臺,始終關注產業生態建構,探索城市大腦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區域發展產業鏈。同時,積極探索區街協同工作模式,通過智慧黨建平臺,將黨建工作向非公企業延伸,將社區服務功能向產業園區嫁接,探索產業社區建設,推動產業鏈黨建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紅色動力。
-
上一篇:智慧養老,困在時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