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產業商機無限,你怎么做?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11/11 0:00:00
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養老產業前景廣闊。雖然老年常被比喻為“夕陽”,但養老產業卻是一個充滿商機、潛力無限的朝陽產業。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養老服務業成為政府和人民都關注的民生大事,與此同時,它所潛在的商機也被無數人所看好。
養老將是目前以及未來較長時期內的一個投資主題。老齡化社會商機無限 老齡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到底多大年齡的人能稱得上是老人,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按照國際通行標準,60歲以上即為老年人。如果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
本世紀之初,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衛計委透露,我國2015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的16%,老齡化速度比較快。為此,國家政府開放了全面二孩。然而,根據預測,全面二孩政策無法根本改變人口結構,中國將在2050年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
有數據表明,目前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增長比例過快,預計到2020年全國每6個人中將有1名老人。在他們中間,低收入人群和生活困難的人群占了很大一部分,還有將近一半處于“空巢”狀態,還有7%左右是失智失能老人,個人無法實現生活自理。
老人多了,需求自然也就多了,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養老已成為我國今后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面對老齡化社會,大力發展養老產業是必然。
與此同時,國家也曾多次出臺政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對養老產業作出進一步指引,以保障老有所養,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到養老行業來。在養老細分領域,已經出現了不少掘金的好機遇。
養老旅游業、地產業比較受歡迎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各種各樣的養老產業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給了孝順子女們一個盡孝的平臺。其中,養老旅游業和地產業的表現較為突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老年人休閑生活的新選擇。一份最新的《國內老年人旅行行為分析報告》指出,如今,已退休或快退休的老年人已成為國內旅客的“主力軍”之一,特別是錯峰、淡季出行的重要客流。不少旅行社也借此推出了“爸媽放心游”“夕陽紅老年團”等一系列產品來吸引老年人,還有一些專門針對北方老年人的產品,比如說去海南旅游過冬。因為北方的冬季寒冷而且漫長,十分不利于老年人生活,尤其是對于有慢性病的老人來說更加不利,于是很多子女本著讓父母調養身體的目的,讓他們去溫暖的南方過冬。
太原市民張女士去年就為父母購買了兩個多月的海南游,在北方最冷的時候把父母送到南方。除了旅游公司,一些房地產公司、物業服務公司也紛紛介入養老領域,養老地產前景被普遍看好。據了解,很多地產大商紛紛“試水”養老地產,如萬科、保利、首創、華潤等,還有泰康、新華等險企出手打造養老社區,甚至連中石化都宣布進軍養老地產市場。
養老機構盈利展望 盡管養老產業充滿商機,但是盈利卻未必有那么快。養老產業其實是一個薄利長線的產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有很多,要賺老年人的錢并不容易。
很多老年人的收入有限,到老了也還處于貧窮的境況之中,還在被生計困擾,他們在消費上會比其他人群更為謹慎,所以沒有辦法在養老上投資。還有些老年人雖然退休工資不少,但還是舍不得,在他們的觀念里,都是“重積蓄,輕消費”“重子女,輕自己”,不想在自己身上投入過多的錢。家住小店區的張大爺今年82歲了,老伴已經去世好幾年了,家里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平時都是跟著兩個兒子生活,輪流在他們家住。但兒子平時工作都比較忙,留他一個人在家也不放心,就想把他送到養老院去,但每次一提這件事,張大爺就非常生氣。后來,張大爺才說,“我都打聽過了,好一點的養老院一個月得兩三千塊錢呢,我舍不得花那個錢,你們現在也都正需要用錢,孫子也大了,我還想給他留點呢。” 其實,和張大爺有一樣想法的老人還有很多,他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卻總是不會為自己著想。
同時,對于養老產業來說,也不能只想著賺錢,愛心和責任也是缺一不可的。就拿養老服務業來說,一家養老院為老人提供合格的贍養服務,但它并不能以贏利最大化為目標。如果一味追求利益,結果很可能就是養老費用太高而無人入住。可是如果養老費用降低了,又很可能會引起贍養質量的降低,護理人員積極性不高,從而使得老人們更不愿意住養老院。
因此,在養老服務業中,必須強調養老的社會責任,即帶有一定的公益性,首先價格必須要合理,應該是大多數人都能夠承受的,而不能僅僅為少數人所接受。其次就是服務上的完善,要求養老機構必須是規范的,服務必須是盡職盡責的。只有將公益性和產業性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才能盡快完善我國的養老服務業。
-
下一篇:財政部發布養老PPP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