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養老:智慧養老社區建設是主要發展方向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9 0:00:00
智能養老新趨勢
我國智能養老產業從2012年起步,經歷了倡導、試點,從2017年開始進入全國推廣階段。2017年2月,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標志著第一個國家級智能養老產業規劃出臺,我國智能養老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藍皮書預計,到十三五末,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老年撫養比提高到28%左右;養老服務需求呈現總量和質量雙提升的發展態勢。
我國第一次老年人口增個增長高峰間的低谷,是做好積極應對老齡化各項戰略準備的有利時機,也是建設現代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機會窗口期。
在此期間,我國將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智能養老產業體系,并呈現創新、整合、應用、共享的新趨勢。
2020年進入成熟期
根據目前的技術和經濟狀況判斷,2015年~2017年左右為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培育期。在此期間,適應養老服務產業的法規、政策、標準和創新體系及可信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眾多智慧養老服務企業將不斷推陳出新。
2018~2020年左右將是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成長期。在此期間,適應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各類企業基本建立,創新的服務模式不斷涌現,投融資市場活躍。
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為2020年左右。2020年以后,基于網絡的無形市場規模會逐漸接近傳統的有形市場規模,預計智慧養老服務產業在此時進入成熟期。
智能養老標準化問題
藍皮書指出,當前,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具有智能養老需求持續增長、政府推動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產業發展支撐體系基本形成、市場格局搶先布局、服務模式和業態創新持續推進、關鍵技術和智能產品創新速度加快等特點。
我國智能養老產業的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標準化的問題。
一、智能養老標準體系欠缺,智能養老產品供不應求;
二、智能養老產品與智能養老系統間存在聯通障礙;
三、公共健康醫療數據共享不足;
四、智能養老信息化管理和監督水平難以適應市場發展。
因此,需要支持智能養老行業建設專業行業協會、權威社會組織、研究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統籌規劃技術管理約定,從多個層面鼓勵、支持有關各方促進公共數據的互通與共享應用,切實提供老年人本身所需求的養老服務。
智慧健康養老社區建設
社區是政府基層政權進行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也是整合政府、市場資源的基礎平臺。養老服務以及社區的本質屬性,決定了社區在智能養老服務中的基礎地位。
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社區建信息科技類企業是范企業中,包括20家信息技術公司和12家醫療科技公司,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場半壁江山。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信息科技類企業擁有以下優勢:一、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為企業的可持續創新提供堅強動力;二、豐富的信息資源優勢,為養老產業提供專業優質的智能化服務;三、成熟的養老產品、服務和系統,能夠進行市場化推廣和運營;四、清晰的運營模式和贏利模式,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智能家居應用是主要形式
未來智能養老的主要形式是智能家居的普遍應用,即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 、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集成應用于老年人的家庭,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服務,這是養老服務產業的一種創新模式和形式。
-
下一篇:智能養老代理智慧養老產品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