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養老:不是彎道超車,而是進入無人區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3/30 0:00:00
衰老不是種疾病,但如何對付衰老,卻比對付疾病更重要。母親漸漸會行動不便,漸漸會記不住自己的兒子,漸漸會忘記關掉煤氣,漸漸會不能自己穿衣上廁所。而我們這些兒子們還在自己的崗位工作。那么,這些母親們的養老何去何從?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母親不負兒女?
周末陽光很好,抽了點時間去看母親。母親年近八旬,生性要強,我也幾乎一有空的每個周末都奔波在探望母親的途中。6年了,目睹母親逐漸衰老的的一個過程,從能干地里的農活,能在村口較遠處走走,能在家門口走走,到活動范圍漸漸只局限于房間里,身材慢慢佝僂,我還一直沒有感覺到母親老之將至,總是覺得母親還是我小時候那個母親,能干,堅強。直到前天見面,母親說門口圍墻外有鄰居送來的半桶油,要我幫她拿到廚房。我到圍墻腳一看,一小桶油,最多3斤重。曾經上山砍柴,下地插秧的母親,為了搬動這3斤的油,居然等了兒子一周。我突然意識到母親真的衰老了。
衰老不是種疾病,但如何對付衰老,卻比對付疾病更重要。母親漸漸會行動不便,漸漸會記不住自己的兒子,漸漸會忘記關掉煤氣,漸漸會不能自己穿衣上廁所。而我們這些兒子們還在自己的崗位工作。那么,這些母親們的養老何去何從?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母親不負兒女?
中國已經全方位進入了老年社會。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將近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左右。最新美國發布的“彭博夕陽指數”顯示,中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風險最嚴重的國家中名列第五,大約3.5個勞動力負擔一名老人。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迫在眉睫。如何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已經是國家衛生的頭等大事,直接影響到國民生產和社會穩定。養老問題,也成為政府必須面臨的問題。十九大報告和兩會報告中,都明確提到,一定要大力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和世界其他國家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中國老齡化來勢兇猛,老齡化速度(指60周歲老人人口比例從10%升至20%的時間),法國大約130年,瑞典大約近100年,英國大約80年,而中國,只用了不到了30年的時間。也就養老問題,法國有130年時間來慢慢消化,從容應對,而留給中國的時間只有30年!
中國老年化來勢兇猛,未富先老,獨生子女、中國儒家尊老孝順傳統、現代養老理念,這些沖突,是其他國家不可能碰到的難題。中國問題,中國解決。我們不能一味模仿其他國家的養老經驗。
一直主張,中國由于傳統因素,毫無疑問,要優先鼓勵有條件老人在家里安度晚年,以居家養老為主。其次是日間照料,結合居家養老的模式,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照料或者日間社區統一照料晚上回家居住。機構養老是中國養老的托底。政府要鼓勵各級養老機構建設,改變傳統養老理念。但不管是哪種方式,首先考慮的是老人的意向、尊嚴,保障的老人的身體健康,所以必須的基礎醫療、康復、護理必須延伸到這些養老場所。這就是醫養結合。
世界上沒有一種最佳的養老模式,只有最適合的養老模式。中國老齡化模式,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明顯不一樣,所以決定中國不能簡單套取、復制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模式,中國必須創建適合中國的養老模式。
在養老領域,不存在彎道超車,因為中國老齡模式的特殊性,前無古人,旁無可完全借鑒的同行者,中國正在走進養老領域的的無人區,前面所有的道路,必須要中國人自己探索。
本文章來源于:網絡
-
下一篇:國務院: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