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人間將成為養老機構建設的新趨勢!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7/12 0:00:00
“老年人的個人生活習慣差異很大,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單人間更合適于他們居住養老。”6月25日,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燕珉介紹,隨著老年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單人間開始受歡迎,也許將來會成為養老機構建設的新趨勢。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夫妻兩個人入住養老機構有的都不愿意住在同一個屋子里,兩位老人在生活作息、護理需求上有很多不一樣,比如有人打呼嚕,有人夜間需要更多護理服務,這些差異都會對彼此的生活帶來干擾”周燕珉介紹,對于養老機構來說,多人間雖然能夠提供更多床位,但不能滿足老人對隱私、生活品質的要求,常常很難租出去,反而影響入住率。
周燕珉提示,養老服務領域的開發商、建筑設計方都應該注意這個趨勢,在設計布局養老機構時要把老年人對單人間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現實考慮進去,平衡好床位數和入住率的關系。
雖然單人間成為養老機構發展的新趨勢,但周燕珉介紹,目前國內養老機構設置單人間的比例還較少,對單人間的重視程度也還不夠。
反觀一些老齡化率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單人間早已普及。早在2014年,德國政府就規定,養老院里老人居住的房間必須全部為單人間,而且每所養老院的床位不能超過100張,以提高護理的精細度。“我們國內大、中城市的土地比較昂貴,又受到建筑面寬、朝向等條件的制約,及考慮老百姓能接受的價格等因素,設計上要提高單人間的比例也不是很容易?!敝苎噻胫赋?。
“為了平衡好老年人居住舒適度,照護效率和建設成本等多方面的關系,我們在制定國家標準的時候,就考慮到并非要所有的老人居室都必須朝南或者有陽光,只要單元組團中共用的起居餐廳有陽光,就能保證老年人曬太陽的需求,這樣就可以布置一些朝北的房間,增加整體床位數,減少交通面積,從而提高護理效率,控制建設成本,降低老年人支付的費用。”
除了從建筑行業標準層面發力,周燕珉還指出,消防、交通規劃等相關政策標準也應該針對老年人的需求進行一些調整?!氨热缯f停車位的配建,我們國家目前沒有針對養老機構停車位配建的標準規定,很多項目被要求參照住宅的標準,按照每戶1輛的指標設計車位。但是從我們調研中看到,住機構的老人并不是人人都需要開車,對車位的需求沒有那么高,養老機構的車位配建指標就可以適當調整,從而減少車位建設,降低開發費用。”
-
上一篇:智能養老產品真的適老嗎?下一篇:5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