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養老”漸成趨勢,你了解嗎?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7/12 0:00:00
如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老年人。
這類老人意識到,退休不再是生命的尾聲,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他們可以選擇如何生活的新開始。
為了不拖累忙碌的孩子,享受更好的醫療條件,專注于自己的愛好,越來越多的新型老人選擇在養老社區開始新的生活。
機構建設一站式養老社區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養老機構床位483.1萬張,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25.3張床位,從目前養老床位的供給情況來看,未來床位肯定是不夠的。
在此背景下,政府鼓勵引進社會資本和專業管理服務機構,一些養老機構和公司牢牢把握相對發達地區人民對優質老年住宅的需求,打造一站式可持續養老社區。這類社區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的需求,包括獨立生活、輔助生活、專業護理甚至臨終護理。
通過養老資源的整合,將多層次的養老服務與智慧養老平臺有機結合。基于智慧養老體系,結合線上線下,共同建立一站式養老服務需求,形成新的服務場景和老年客戶群,使養老機構能夠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制定服務計劃,為機構的進一步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
城心養老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什么是“城心養老”?城心養老”是在城市核心區域布局“臨近醫療、親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高品質養老社區,服務有護理需求的剛需、準剛需老人。離家近、離醫院近、離公園近,老人和熟悉的生活圈只有“一碗湯的距離”,既有獨立生活空間、高品質照護服務,也方便子女和朋友日常探望,延續有煙火氣息的城市生活。
隨著郊區養老社區的不斷發展,養老機構發現了另一老年人的需求:他們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生活圈,也不愿意離子女太遠。
我們能在長輩熟悉的城市街道開辟一個角落嗎?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不僅能享受到獨立的生活空間,還能經常回到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生活圈,親戚朋友每天探望,陪伴也很方便。
因此,在市中心建設的養老社區應運而生,這些養老機構大多來自酒店、寫字樓等老舊物業的改造,與郊區的大型社區相比,城區養老社區的質量沒有下降,但規模稍小。
社區生活在繁華的商業區,但社區充滿了綠化,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公共區域和房間設計得很好,適合老年人居住。高標準提供日常生活和餐飲,各種休閑活動應有盡有。對于需要全天候護理的老年人,還有提供足夠床位和護理人員的獨棟建筑。
除了社區配備的醫務室外,城心養老最大的優勢就是周邊配套設施和醫療資源豐富。對于突發疾病的老年人來說,越早得到專業醫院的急救,脫離危險的概率越高。
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這種寄情山水、歸隱山林的養老生活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養老生活模式。然而,現實生活只能讓這種田園牧歌式的養老成為夢想。
生病了怎么辦?緊急情況下誰來照顧老人?遠郊養老有沒有充足的生活資源、醫療資源?這些現實問題,再次向人們明確傳達了一個信息,在現代社會,臨近醫療資源,親近子女親朋,不脫離熟悉生活圈的“城心養老”模式才是更契合中國老人文化心理的選擇。有什么比環境舒適,兒女繞膝、臨近醫院的城心養老模式更符合老人對退休生活的想象呢?
“當我老了,我有‘大家’”。貼近人間煙火,安享天倫之樂,這才是現代社會理想的養老生活。
-
上一篇:5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介紹下一篇:智慧養老—惠及全體老人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