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齡問題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0/17 0:00:00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402萬,占總人口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已超過0至14歲人口數量。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引發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各地各部門履職盡責,以更具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的政策保障,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有所養:強化頂層設計
四世同堂,同為銀發族的初代子女,照料起家中長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換作第三代子女看護,養老負擔又過重。這是北京市百歲老人家庭的真實寫照。
根據《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0)》,該市每4名戶籍人口中就有一名老年人,上百歲的老年人已達1438人,長壽特征明顯。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5次對老齡委組成部門作出調整,成員單位由42家增加至52家,積極推進老齡工作“央地一體化”和“軍地一體化”。該市老齡辦單獨或聯合成員單位出臺老齡政策100余項,形成以《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為基礎,以老年社會保障體系、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為支撐,老齡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的老齡政策制度體系,保證城鄉社區老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難有人幫。
動態跟蹤調查研究對于實時、客觀認識老年人口需求變化情況及老齡事業開展狀況,進而科學把握養老供需差距具有決策參考價值,這件事,吉林省已堅持5年之久。自2016年以來,長春市老齡辦聯合吉林大學對標全國老齡事業“十三五”規劃三級指標,動態性地開展每兩年一次的常態化跟蹤實踐調研。通過梳理老齡事業發展中遇到的新挑戰和新機遇發現,要進一步破除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信任危機,提升“低保邊緣戶”和“貧病交加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創新高齡老年人和殘疾老年人養老服務運行模式等。結合調研,吉林省從養老保障、養老服務、老年優待、老年維權、老年社會參與等角度,構建多元共治養老服務體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四川省將古訓融入養老服務生動實踐。省委、省政府激活老年協會群眾互助自治功能,鼓勵基層老年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開展互助式養老服務。截至2017年年底,城鄉社區老年協會總數超4.7萬個,建會率超90%。省、市兩級財政每年安排近4000萬元,對當年評選出的2000個示范性老年協會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予以經費支持,部分縣級財政按每名老年人補助2元~10元的標準納入預算安排,或者按當年土地收入的1%進行資金投入,保障老年協會運行需要和持續發展。此外,該省還積極引導慈善組織和社會力量參與支持。
老有所醫:緊密醫養銜接
“醫養結合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途徑”,這在多地成為制定老齡政策的根本遵循。我國養老呈現“9073”格局(即90%左右居家養老,7%左右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入住機構養老),醫養結合服務重點落在家庭和社區。
江蘇省蘇州市構建了15分鐘衛生健康服務圈,配足培優全科醫生隊伍,讓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門診就得以解決。
在四川省,政府以縣域或鄉鎮(街道)為單位開展老年人健康專項基線調查,摸排轄區不同年齡結構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疾病譜及健康危險因素,明確每個縣至少有1家綜合醫院開展老年健康綜合評估和健康等級劃分工作;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病床服務,為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同時,該省推動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以日間護理為重點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多元化開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
北京市平谷區以“讓社區養老成為平谷醫療的第二住院部”為目標,區衛生健康委將社區衛生服務站嵌入養老機構,負責院內老年人的巡診、急救、健康管理等工作;以“讓居家養老成為平谷醫療的家庭病房”為目標,區衛生健康委搭建“醫護到家”服務平臺,在全系統招募具備資質的居家養老醫護志愿者,為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入戶診療服務。
老無所憂:完備托底保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近年來,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診費用跨省結算等配套政策日趨完善。與此同時,部分城市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以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為例,按年度隨基本醫療保險費一同繳納長期護理保險費,參保人符合規定條件的,入住機構可報銷65%、居家護理可報銷85%。截至2020年11月,該縣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已達15家,全縣參保人數38萬人,累計3360人得到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基金累計支出2790萬元,其中為貧困失能群眾減少費用1136萬元。
此外,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廣東省在全省推動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保費由政府統一支付,手續由市、區老齡辦統一辦理。江蘇省同樣支持老年人及其家庭投保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全面鋪開駐點服務網絡,推廣線上投保、線上理賠等業務,實現快速投保、高效理賠。
安徽省亳州市將全市失能五保老年人供養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3.6萬元,提高部分由市縣兩級財政按照4∶6比例進行分攤,資金按季度撥付至鄉鎮衛生院賬戶。
來源:承德市衛健委
-
上一篇:多地養老服務條例特點匯總下一篇:當我們老了,該如何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