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養老的兩個發展困境,5~10年有望突破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1 0:00:00
社區養老金是在社區中建立一個嵌入式機構,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文化生活、康復等活動空間,兼顧日常護理、膳食援助、呼吸、長期護理等服務,基本滿足老年人的晚年需求。老年人不愿意改變生活方式,離開熟悉的環境。社區養老金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可以得到廣泛的覆蓋。它是大多數老年人愿意參與的養老金模式之一。
場地少,空間小,收入單一,社區養老經營困難
發展社區養老金,實現廣泛覆蓋的社區養老金體系,首先要解決現場問題。目前,社區養老設施主要依靠社區的物業設施。例如,一些社區在建設過程中將保留配套設施供養老服務機構使用。然而,一些社區附近沒有可用的設施,這大大限制了社區養老金的推廣和覆蓋。
不僅場地數量不足,社區提供的養老設施場地面積一般較小,很多地方只有幾百平方米,大部分在300平方米到600平方米之間。這是什么意思?意味著只能設置一些老年人常見的活動設施,如娛樂設施、康復設施等。,不能設置護理空間、床位、喘息服務、日托等護理服務,更不用說長期護理,不足以滿足社區養老的所有需求。
由于場地有限,社區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大多是免費的,收入來源單一。即使地方政府有補貼,也只是機構運營的杯水車薪,不足以支撐社區養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養老服務企業往往難以為繼。
根據近兩年出臺的新政策,社區養老設施應按面積和社區人員配備。雖然每個城市略有不同,但對面積和床位都有具體要求。例如,廣州要求街道和城鎮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面積大于1000平方米,至少配備10張常住床。旨在幫助解決老年人的困難,方便附近家庭,增加社區養老服務收入,支持其經營和發展。
在實施新政策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新社區可以規劃社區養老設施,但更難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舊社區。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有所不同。一些地區負責早期裝修設計、設施采購和后期企業運營,相關企業負擔較輕;一些地區希望社會資本深入參與,養老企業負責所有早期投資,運營負擔相對較重。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發展將失衡。
在社區養老建設中企業都處于探索階段,但總的來說,都在關注這件事。
以大帶小盤活區域資源的三位一體模式
社區養老金屬于包容性服務,收費標準不高。即使在新政策的支持下,服務設施前期投資大,后期收入有限,企業仍難以自力更生。然而,要建立多維、多利潤、多元化的三維養老金體系,社區養老金必須這樣做。保利發展和推廣的三位一體中國養老金模式可能是出路之一。
三位一體,以機構為專業支持,以社區為服務場景,以家居為服務終端。機構是核心,即加強養老機構,在重點城市,重點區域布局大型養老機構,配置完善,專業團隊,作為中央護理站,成熟后覆蓋周邊社區,大型養老機構帶動小型社區養老服務,中央護理站帶動社區、家庭養老。這樣,整個區域人力資源共享不僅可以解決家庭、社區養老服務人員和專業水平不足的問題,還可以降低社區養老的勞動力成本,促進其健康發展。
三位一體模式是、歐洲等國家的許多城市進行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后,保利不斷研究老年人的需求,探索2015年提出的新方案。此后,經過幾年的運營,驗證了該模式的可行性,并于今年在全國各地大力實施。北京、浙江、廣州等地的社區已經實施,促進了當地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
養老金屬于民生項目,政府實力有限,主要提供安全的剛性需求服務,不能完全覆蓋老年人的各種養老金需求。該模式為企業與政府合作,促進養老金制度建設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在社會力量參與和促進社區養老金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5~10年有望突破兩個發展困境
與歐洲、美國和其他老齡化國家相比,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速度快,但社會發展水平、配套設施和政策,人們對老齡化社會的理解遠遠不匹配。為了充分發揮社區養老服務在整個養老體系中的作用,至少要突破兩個困境。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帳號
-
上一篇:“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將落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