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金政策有三大變化,每項都是好事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8/11 0:00:00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意識到社保養老金重要性的人也逐漸增多,在2019年統計出來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現在參加社保養老的人數已經是達到了九萬六千七百五十七萬人之多,因此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意識到社保對于自己老了后的退休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來說,自然是希望在退休之后可以好好地安享晚年,而安享晚年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而養老金就是這一個重要保障之一。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加了社保養老金,就是希望自己在退休之后,可以每個月領到一筆養老金來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讓自己可以好好的養老。
但近兩年來一直都有人擔憂國內的養老金會不夠用。在2019年的統計公報當中,可以看到2019年的養老金儲蓄量是6.85萬億,這一筆儲蓄金目前看起來還是比較豐厚的,但并不意味著中國的養老系統就是高枕無憂。
中國正邁入老齡化社會
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年齡是77.3歲,而中國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而中國每年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口是越來越多,老年人口逐漸增高,與此相反的是中國的新生兒出生率越來越低。
哪怕是國家出臺了二胎政策來鼓勵生育,也依然沒有能夠改變這一種情況,這也就意味著,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我國的人口結構將會出現失衡,老年人口占了人口總數的一個大比例,那么養老金的發放人數會越來越多,對養老金的儲蓄自然就會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壓力。
另外,因為老年人人口越來越多,中國已經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所以延遲退休政策也被提了出來。但是這一條政策的推出導致了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這個時候繳納養老保險不劃算,并干脆不愿意交養老保險,這也給中國養老儲蓄金的增長形成了影響。因此之前就有這樣一個提議,認為為了減少中國養老金儲蓄金的壓力,可以將所有人的養老金統一為一個金額,比如統一發放養老金3000元。
但這樣的方式看上去似乎是一視同仁,但實際上卻并不公平。因為并不是所有人在繳納養老金基金的時候都是同一個金額的,有的人繳得比較多,有的人繳得比較少,而我國的養老保險一向都是以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為原則的。如果大家發放的養老金都一樣,那么相信再也不會有人愿意繳納高額的養老金,這不僅不能夠減輕中國養老金儲蓄的壓力,反倒會讓中國的養老金收入越來越低。
中國養老金政策有了新變化
不過,雖然擔憂中國養老金儲蓄的人不少,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養老金儲蓄依然還是沒有壓力的。就在2020年,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又一次上調,已經是16連漲了,能夠繼續上調養老金金額,說明國家目前的養老金儲蓄還是足夠。
并且中國養老金儲蓄并不僅僅只來源于參保人的繳納費用,還有其他的投資收益,而在2019年的投資收益額就達到了663.86億元,因此不用擔心養老金儲蓄會出現缺乏。而且國家每一年都會推出跟養老金相關的新政策,基本上每個政策都對參保人員有利,而在2021年,將會有以下的三大變化。
第一個就是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雖然在2020年的時候國家遭遇了衛生公共事件影響,但養老金儲蓄依然在增長當中。那么在2021年,我國的經濟完全復蘇之后,養老金儲蓄想必還會更高,因此,在2021年的養老金有很大可能還會繼續上漲。
第二個變化是養老金的領取更加的方便先進,之前是通過養老金存折來取養老金的,這樣的方式明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而現在養老金儲蓄已經是被社保卡逐漸替代,并且也推出了電子社保卡,在使用電子社保卡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領取養老金了,這樣對于老人來說也更加方便,不用特意到銀行排隊領養老金。
第三個變化就是養老金會轉為全國統籌。之前養老金的發放是以縣為單位的,而現在統一為中央調劑,全國統籌發放的方式,就能夠改變以往一些偏遠地區養老金發放不到位,不準時的情況。
結語
目前國內領養老金的退休人口已經是達到了上億,而這推出的三個新政策,將影響到這上億人,而每一個政策都是好消息,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老人在養老這一方面的福利越來越好。
來源:網絡
-
上一篇:國家康養政策與各地康養規劃全解析下一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年度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