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推廣智慧養老,勢在必行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0/25 0:00:00
十年來,北京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2012年至2021年,全市建成運營養老機構從400家增長至579家;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從無到有,分別建成運營276家、1112家和3500張,積極構建三邊四級就近養老服務體系。
今天,北京市老齡協會副會長孫立國在一場發布會上表示,十年來,北京采取積極、主動、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措施,優化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創制,健全服務體系,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營造養老敬老孝老社會氛圍,推動首都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老年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北京堅持把優先保障老年群眾基本生活作為第一責任,加快提標、擴面、增效。2022年,北京第30次連續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2012年每月人均450元增加到887元,增長近一倍;福利養老金從2012年的每月人均277.5元增加到802元,增長近兩倍,促進了廣大老年人共享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北京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以及其他各類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為一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覆蓋全體城鄉老年人。
北京老年人社會優待范圍進一步拓展,優待對象從2012年時的65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擴大到2015年的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
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統籌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三位一體協調發展,構建三邊四級就近養老服務體系。
所謂三邊四級就近養老服務體系,是指在政府主導下,通過構建市級指導、區級統籌、街鄉落實、社區參與的四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就近享受居家養老服務。
2012年至2021年,北京建成運營養老機構從400家增長至579家;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從無到有,分別建成運營276家、1112家和3500張。累計發展養老助餐點1015個。
北京關注三失一高一獨等重點老年群體,2021年,累計向困難、失能、高齡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津貼27.39億元,月均發放87.14萬人次。
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序推進
北京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初見成效,并著力解決老年人在居住、出行等方面存在的不友好問題,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化水平。結合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持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2021年底,全市累計確認1066個小區列入改造項目,累計開工665個小區、完工295個小區。
北京積極推進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全市累計加裝電梯2261部,為2萬多戶居民提供便利。啟動無障礙環境建設三年專項行動,累計整治整改點位30.6萬個,無障礙環境規范性、適用性、系統性水平顯著提升。優化公共交通無障礙服務,公交集團配備無障礙公交車1.2萬輛,城區無障礙公交車配置率達到80%以上。
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從2010年起,北京連續12年開展孝星孝順榜樣命名活動,以市政府名義命名了孝星5.9萬名、孝順榜樣120名。每年敬老月期間,組織開展敬老愛老助老系列活動。深化老年人權益保護,重視老齡法治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教育,針對老年人開展專項維權行動,促進老年人家庭矛盾糾紛化解,加大老年群體涉案司法保護,積極為困難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與幫扶。
北京深化助老志愿服務模式,壯大助老志愿服務人才隊伍,截至2021年底,北京實名注冊志愿者中60歲及以上老年志愿者84.7萬人,助老志愿服務隊伍4548個。
此外,北京推進智慧助老行動,建立完善多部門齊抓共管的智慧助老常態化工作機制,推進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切實解決。
孫立國表示,北京將聚焦老年人需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體系,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融入首都社會經濟發展全過程,推動首都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
-
上一篇:錫山首個解鎖升級智慧養老智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