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下一個熱門新風向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0/31 0:00:00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人民對養老服務質量的期望也在不斷提高。而當下老年人的養老觀念和方式,都與過去存在一定差異。智慧養老是以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現代科技為依托,將智慧科技與養老服務兩相融合,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將老年人的各類信息進行搜集,并利用智能機器設備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服務把老年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切實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一、智慧養老的概念與分類
智慧養老由來已久,其前身叫智能居家養老,最早由英國生命信托基金會提出,當時被稱為全智能化老年系統。而智慧養老概念的產生,源自IBM公司2010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所謂智慧養老,是指利用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技術(如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圍繞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醫療衛生、保健康復、娛樂休閑等各方面,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這種服務可以使老人脫離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
根據工信部、民政部和衛健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分類,智慧養老可以從產品和服務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在產品方面,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類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家庭機器人五大類。在服務方面,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健康咨詢、生活照護、養老機構信息化六大類。而這五大類產品、六大類服務構成了智慧養老的核心要素。
二、智慧養老的模式
基于當前我國基本國情,421821 年輕家庭結構所占比重仍然不小(421821即一對獨生子女結合成新家庭后,需要照顧4個或8個老人和1個孩子)。家庭的養老負擔過重,而一直以來的社區居家養老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如覆蓋面不足、體系不健全、養老護理人員嚴重短缺等。依托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慧技術,智慧養老模式成為應對我國養老困境的解決之道。
智慧養老的主流模式有三類: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機構養老模式、醫養結合模式。
(一)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本質是一個互聯網+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居家養老護理機構為老年人安裝健康檢查設備、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尋呼機、人體傳感器等智能護理硬件,過遠程采集老年人的身體、安全、居家生活相關數據,實時傳輸至社區居家養老系統管理平臺。
(二)機構養老模式
封閉式管理養老院采用養老院管理系統,結合便攜式體檢箱、健康體檢一體機、智能老人手環、智能睡墊、智能尋呼機等智能養老產品。分工管理,實現對老年人個人檔案、住院動態、體征數據、緊急呼叫等相關方面的監控。
(三)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是新時代智慧養老的產物,將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相結合,構建集醫療、康復、保健、養老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三、智慧養老發展現狀
(一)頂層政策大力支持智慧養老發展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智慧養老的政策。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和衛健委三部委聯合印發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到強化信息技術支撐,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新技術研發,拓寬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豐富智慧健康服務,重點發展遠程醫療、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護理服務、互聯網+健康咨詢等智慧健康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管理能力。
今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指出,要增強科技支撐智慧養老能力,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老年用品領域的深度應用,促進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級。可見,隨著國家對智慧養老的大力支持,未來5年至10年智慧健康養老市場將迎來大爆發。
(二)萬億智慧養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七普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60歲以上人口達2.67億人,占比全國總人口的18.7%,我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在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這意味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加劇,釋放養老需求將刻不容緩。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智慧養老行業市場規模約5.5萬億元,未來在新興科技的賦能下,預計2025年中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將超過15.6萬億元。另外,根據民政部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已經超過了30萬個。隨著時間的推移,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養老產業中深度融合,行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場景將春筍般涌現,從而推動智慧養老市場規模不斷增大,催熱智慧養老商機。
圖:2021-2025年智慧養老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三)國家隊參與智慧養老項目建設
近年,國家大力推進智慧健康養老項目的建設,截至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衛健委三部委公布了五批次共計625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其中浙江的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最多,共計76個,其中示范企業17家,示范街道(鄉鎮)44個,示范基地15個。其次山東和四川分列二三名,分別共有64、59個項目入選。
數據來源:工信部、民政部、衛健委官網,元時代智庫整理
從區域分布來看,盡管智慧養老試點項目覆蓋我國大部分省份,但是其數量仍然存在區域分布不平衡的特點,這些試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山東、浙江、廣東等東部發達地區,同時,西部地區智慧養老發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點顯著。
圖:智慧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各省市分布
(四)智慧養老成企業布局熱門賽道
近年,在政策紅利驅動下,智慧養老作為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正成為企業積極布局的重點,越來越多企業布局投資智慧養老領域。根據國家三部委公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名單,目前共有五批,共計202家,從入選試點的示范企業類型來看,信息技術公司和醫療科技公司占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占比合計超六成,信息科技類公司占比最高,達38%,其次是醫療科技和養老服務公司。下表為整理的布局智慧養老領域的部分企業名單(含試點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