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智能—--你所不知的那些養老設備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3 0:00:00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10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能通過服務老年人贏得人工智能競賽嗎?》一文中指出,隨著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發現單靠獨生子女無法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
數據顯示年逾六十的老人只有38%與子女住在一起。中國目前60歲以上老人超過1.85億,如此龐大的老齡群體,哪怕是最孝順的子女,也很難在工作之余滿足年邁的父母和祖父母的需要。許多老年人被迫住進人工成本日增的養老院。目前在開發的一些使用人工智能的產品有望抵消部分成本,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國老人的基本需要,從而使中國在人工智能競賽中遙遙領先。
中國試圖將人工智能用于養老服務業,從而趕上其他亞洲國家的人工智能應用,這也是中國制定的到2020年趕上人工智能領域最發達國家的更大計劃的一部分。今年7月,中國國務院宣布了一項計劃,要在2020年建成一個規模1500億元人民幣的人工智能產業。一些地方政府也為落戶的人工智能公司提供支持,如蘇州和深圳就為這些高科技企業提供補貼。
問卷調查
我們從上述報道中獲得了啟發,這一周來對來自各個社區的老年人以及以部分住在養老院的老人進行了一份相關內容的調查問卷,我們的調查面覆蓋了年齡、學歷、居住情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不同的近200位老人。由于每個人情況都不相同,所以對于智能領域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將是因人而異的。而我們在選擇實施項目的時候,希望盡可能的顧及到老人的共性需求,也會針對差異化需求進行嘗試。
隨著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普及,老人們對于智能設備和用品基本上都是知曉的,部分低齡老人已經能熟練地運用網絡通信,甚至網絡支付等手段。老年人在選擇智能化設備為自己服務的時候,經濟承受力是一個關鍵考量因素,所以從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愿意把大部分的退休金花在自己的養老上,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質得到改善,也愿意為智能設備承擔一部分的支出。如果這部分支出收費合理的話,經推廣是會被大多數的老人所接受的。
我們考慮在三方面選擇一定代表性的產品進行實施
智能家具方面
智能照明
我們在智能家具方面選擇了智能照明。大少老人對智能燈光的應用很有興趣,照明是日常生活必須用到的家居設備,把我們所熟悉的聲控,感應裝置加以運用,能方便地調節多種場景和模式,為老人提供很多的舒適與方便。此外我們還擇取了智能開窗遮陽的設備,可以調節日照,空氣流通等,改善老人的生活質量。
智能文化產品
在智能文化產品中,網絡音響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實施對象。在我們的調查中,老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孤獨感,他們希望能與社會更多的接觸了解,智能音箱將會是他們的好伙伴。新聞、天氣,百科、閑聊,各種話題會陪伴老人擺脫寂寞,它還具有的點播功能,可以把互聯網上資源共享到老人身邊。
醫療監護設備
幾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對醫療監護設備的應用很感興趣,智能血壓計,體溫計,心電儀,體脂秤,智能手環手表等,這些不僅能使老人方便地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實時數據,也能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家屬和護理機構的數據共享,及時了解到老人的健康趨勢。考慮到我們高中生的實際能力,我們選擇以上內容對養老院的老人房間進行改裝實施,希望我們的努力會產生積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