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發展淺析與趨勢展望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5 0:00:00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養老模式不能夠滿足生活不斷變化的要求,應改變現行的養老模式,探索多樣化的智慧養老發展,使老年人的老年生活獲得全方面的健康服務,減少老年人的孤寂感,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從現階段養老存在的問題分析,探討智慧養老的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人口的穩步增長,全球老齡化在不斷加劇。預計在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3.6億,超過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因此重視老年人群的養老問題,環節老齡化對社會帶來的沖擊。我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受傳統思想、經濟狀況和自身條件等影響,已形成較為穩定的形式,而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傳統的養老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需求,老年人在養老中應得到全方位、細致的周期性服務,智慧養老模式應運而生。智慧化養老能夠優化養老資源,提供健康化的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1、智慧養老的概念
智慧養老是指老年人在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情況下可以享受的高質量服務,通過大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在國外的智慧養老模式是通過在家里安裝傳感器進行智能監控,有效的預防老年人突發疾病和其他狀況。有專家認為智慧養老是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對老人的醫療、保健、康復、生活等進行智能化的服務管理。在2017年國家印發的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 年)》中,明確了我國智慧養老的產業體系規劃,以政府和企業的聯動打造智慧養老服務品牌,建立健康化、智慧化的養老體系。
智慧養老作為新型的養老體系,具有以下幾種優點:首先智慧養老可以滿足不同類型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具有全面覆蓋性和專業性,解決了子女沒有時間照顧父母的社會矛盾。其次老年人通過學習智能化操作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意識,緊跟時代步伐,減輕了老年人的社會孤寂感。第三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養老不僅提高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解決了傳統養老業的弊端,有效緩解了社會養老帶來的資源失衡問題。
2、智慧養老發展的問題
目前我國政府在積極探索互聯網技術在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應用,智慧養老也逐步得到社會的認可,而和國外完善的養老機制相比,我國的智慧養老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少問題。
2.1投資成本高
我國居家智慧養老模式還處在探索發展時期,相關的服務硬件不夠完善,同時智能化用工的成本也較高,對于全面建設智慧養老體系前期的資金投入較高。另一方面,我國老年人主要依靠養老金及子女撫養,智能檢測系統一般價格不菲,增加了個人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2.2 技術不成熟
我國的智慧養老主要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建設全面科學的養老體系,與國外智能居家系統相比更重視應用技術,對于功能研究比較簡單。而智慧養老的軟件與硬件發展比較滯后,核心技術儲備不足,相關的設備無法得到有效的創新和優化。另外我國智慧養老的相關產品和系統關聯性較差,數據缺乏可靠性和精確度。
2.3缺乏標準化體系
我國智慧養老發展時間較短,缺乏法律法規來支持養老服務,沒有標準化、規范化的體制來支撐產業發展,一旦出現產品失控,或者是個人信息的泄漏,會嚴重影響用戶的感受,出現維權沒有依據的情況,嚴重阻礙了智慧養老產品和產業的發展。
2.4缺乏智能服務人員
智慧養老以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基礎,需要相關服務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性,不僅要具備智能系統和信息數據的處理能力,還要具備老年人醫療健康、心理疏導等專業知識。而實際上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人員非常少,我國每年培養的人員不到5000人,難以滿足智慧養老服務的需求。
3、智慧養老發展的建議
3.1 政府與機構扶持模式
智慧養老系統是一個綜合型的工程,需要由政府和養老機構、個人合作扶持而成。
在資金投入上可由政府作為主導部門來投入四成,其他分別由醫療、養老機構和個人均攤。這樣有效的解決了智慧養老系統前期投資成本較大的問題,有助于政府聯合社會共同發展,有效的實現價值共享,促進智慧養老的發展進程。
3.2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在發揮社會協同作用的同時,我國還應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優化及創新技術,發展智慧養老的軟件、硬件設施;加強智慧養老設備的數據采集和分析管理能力,提高操作系統和智能傳感的技術水平,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智能養老體系的敏感性和精準性,滿足老年人生活的人性化需求。
3.3建立標準化的體系
政府應針對智慧養老系統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規范智慧養老產品和系統的通信終端,保證養老產品的通信順暢,促進產業能夠健康、平穩的發展。同時還應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避免出現個人健康信息的泄漏,另外也要加強老年人的維權意識,組織老年人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協同社會共同維護相關的權益。
3.4培養高素質智慧養老專業人員
政府應加強對智慧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工資待遇,設立專項資金補貼培訓,以吸引更多的人員投入這個行業中。其次要鼓勵社會辦學開設智慧養老專業,培養出能夠掌握老年人醫療知識和信息技術的高素質人員。在醫院學中也要建立智慧養老專業培訓基地,增強相關專業學生的能力。
4、智慧養老的趨勢展望
目前我國養老產業主要在于通過信息技術滿足老年人安全、健康、方便的基礎需求,距離智慧養老還有差距,智慧更多的凸顯了人的智能性、靈活性,應在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基礎上體現出智慧的作用,利用科技來實現環保養老,同時以人為本,為老年人打造出健康、方便、愉快、有價值的晚年生活。
4.1產品更加人性化
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進步,我國現階段的養老服務還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要。智慧養老產品在未來應更加注重對老人全面的滿足,不僅僅在于醫療護理和物質生活,對老人精神方面也要起到關愛慰藉的作用,更加趨于個性化和人性化。
4.2健康管理融合
目前我國的健康信息管理平臺主要以網絡咨詢為主,沒有形成較好的互動,造成老年人群難以對互聯網醫療產品產生認同感。在智慧養老體系的打造中應重視線上線下的融合管理,以網絡平臺為依托,通過線下醫生和患者的互動交流,加強硬件設施的跟蹤檢測,形成良好的互動管理模式。
4.3醫養結合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醫療大數據和智慧養老應融合在一起,將老年人的日常數據和醫療數據互通,同時加強社區醫療服務,打造養老+醫療、家庭+社區、線上+線下的養老服務網絡,提供無縫銜接的服務模式,構建健康、安全、快捷的生活社區,真正解決老年人的需求。
我國智慧養老系統還處于發展階段,目前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隨著試點建設的不斷深入研究和探討,互聯網技術和居家養老服務已經得到推廣,新型的醫養結合智慧社區養老模式將信息技術和傳統養老相結合,發揮社會養老力量,推動傳統養老產業的轉型,構建全方位、智能化的智慧養老體系,適應個性化、多元化的養老市場需求,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促進國家的健康持續發展。
-
上一篇:解析智慧養老所包含內容下一篇:智慧養老需強化服務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