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需強化服務能力建設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2/5 0:00:00
以互聯網+養老為核心的智慧養老,代表著未來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那么,什么是智慧養老?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省老年學學會會長甘滿堂介紹,智慧養老是指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移動計算等,圍繞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醫療衛生、保健康復、娛樂休閑等方面需求,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務和管理,對涉老信息自動監測、預警甚至主動處置,實現技術與老年人的智能交互。
智慧養老能為老人提供哪些服務?甘滿堂表示,智慧養老作為綜合信息技術服務,主要提供三類服務:一是即時解決養老需求與服務供給的匹配問題,如建立養老信息化平臺,建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大數據庫,整合各類養老服務資源,形成養老服務供應網絡體系;老人或家庭則配備具有一鍵呼救等功能的終端設備,隨時呼叫養老服務上門,實現養老服務供給方、養老服務直接提供方、老人及家屬的無縫對接,提高服務效率。二是主動發現老人養老問題,及時提供解決方案,如通過老人家里所裝備的監控設備,主動發現老人身體健康問題,及時向相關方發出預警,解決空巢老人居家養老風險問題;監督養老服務過程所存在的問題等,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可以及時了解到老人及家屬對服務的評價和反饋,從而補短板、強弱項,改進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可以提供即時直接服務,如通過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相結合,打造家政服務機器人、失能老人照顧機器人等,解決服務人員短缺與服務不專業等問題。
智慧養老不是指某個智能設備,也不是指一系列智能設備的物理集成,而是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其本質是服務而非產品。甘滿堂提醒,在智慧養老服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應引起重視。
他認為,當前推進智慧養老服務主要存在四個方面問題,即線下資源與線上資源不匹配問題,普遍存在線下服務人力資源短缺;信息平臺存在重復建設,各級或各機構養老信息平臺不能實現信息與服務共享;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終端設備,妨礙智慧養老服務的推廣;智能服務機器人研發還處于實驗室階段,無法提供無人照顧服務。
針對線下資源與線上資源不匹配問題,主要表現在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緊缺,尚未組建起與智慧養老相匹配的專業人力資源隊伍,既缺少專業護理人員,也缺乏志愿服務人員,其中原因與行業待遇、擇業觀念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引導。他建議,對于專業服務人員隊伍建設,要強化專業技能培訓、職業精神教育,提高職業待遇;對于志愿服務人員,可以通過城鄉老年協會規范化建設等辦法來解決。
甘滿堂建議,針對信息平臺存在重復建設,各平臺不能實現信息與服務共享的問題,需要加強信息平臺在各級行政區域內的共享度,加強線下服務資源的調配。針對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終端設備,設備提供廠家要盡量將設備操作傻瓜化處理,降低老年人操作使用的復雜度,同時加強對老人數字化產品使用培訓,以增強老年人適應數字化、智慧化時代生活能力。此外,有關廠家需要加大老人生活照顧機器人設備的研發力度,爭取早日批量化生產,讓更多普通老人受益。
-
上一篇:智慧養老發展淺析與趨勢展望下一篇:“智慧養老”新模式走進雅園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