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的項目簡介資源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2/23 0:00:00
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25%。伴隨著養老產業的深入發展,養老模式正在由狹義的服務模式向新型模式轉變,各類資本也開始迅速向養老產業集聚。學院式+全智能模式的優質養老院正在試點中運行。將各類智能硬件設施投入其中,全力建設文化養老、健康養老、娛樂養老、精神養老四大功能有機結合的智能養老機構。
智慧養老的項目簡介——老年人口激增,傳統養老模式弊端凸顯
根據第六次人口調查,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26%,占總人口的1.776億。根據統計數字,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到2025年將超過3億。老齡問題所帶來的養老危機已成為當前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有3種養老模式,即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分別占96%、3%和1%,家庭養老仍然是絕對主流。但近年來,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人口老齡化的直接影響,家庭中老年人的供養需求不斷增加,供養來源不斷減少。造成了家庭養老供給和需求的嚴重脫節,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已難以延續。
到2017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41億,占總人口的17.3%。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大,社會養老壓力不斷增大,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養老面臨諸多問題,如何改變固有觀念,開辟新的養老模式,已成為擺在整個社會面前的一大課題。
智慧養老的項目簡介——突出智能化養老的優勢,開啟智能化新時代
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大數據的普及,智能養老產業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服務模式。2017年,國家工信部、民政部、衛生計生委先后發布了《發展智能健康養老產業行動計劃》和《關于開展智能健康養老應用示范的通知》,從政策層面將中國養老產業推向了智能+時代。
“智能養老”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聯網、物聯網等高新技術,面向老年人家庭、社區等對象,開發和建立物聯網系統和信息平臺。采用數據化、智能化的方法進行健康管理與安全防護。智慧養老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越來越流行。
智能養老相對于傳統養老,解決了服務中人力資源不足、不能、不愿等諸多問題。智能化養老在我國發展很快,從企業到政府,從產品到服務,智能化技術在養老中的應用備受關注。智慧養老也將是未來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主流趨勢。
智慧養老的項目簡介引進-行業分散、集中差,還處于起步階段
因特網+、智能+在養老服務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分散、不集中,連接性差等問題十分突出。當前,養老產業對基礎設施的投入較多,而對運營平臺的具體功能卻忽視了應用與轉化,而忽視了在線服務鏈基礎平臺的建設。
這些智能終端產品設計并不簡單,成本相對較高,用戶對智能養老產品的使用并不熟悉。與此同時,新技術研究開發利用不足,存在產品所呈現的服務內容不能滿足用戶實際需要的問題。還存在政府主導的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等政策問題。
智慧型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方式,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道路仍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有些智能養老技術產品脫離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功能復雜,很多項目沒有形成明確的商業模式和收益模式,需要不斷探索等等。至今已有參考系優質企業數據庫,收錄智能健康養老產業相關企業152家,覆蓋智能硬件制造、管理信息系統集成、平臺運營服務三大產業鏈。
(聲明:文章內容綜合與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上一篇:小型養老院投資下一篇:醫養結合政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