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機構服務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3/3 0:00:00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為智慧養老服務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路,有效降低了養老服務的難度,提高了養老服務的效益和服務質量。向智能養老機構介紹智能養老的發展狀況和智能養老的熱點、難點問題。
近年來,中國在政策上推動了智能養老的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從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使用能力來看,許多智能養老產品沒有智能。比如可穿戴場景,站在成年人、年輕人的角度設計很好,但是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所以老年人不喜歡穿戴設備。
杰佳通認為,智慧養老應該真正為老年人考慮,技術優秀,功能適用于老年人。同時,要將智慧養老融入養老領域,充分利用物聯網高效快捷的優勢,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提高健康養老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群眾服務消費成本。
以下是智慧養老的熱點、痛點、難點。
智慧養老機構的熱點問題
推進智能健康養老產業的開發和應用推進,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劃委員會總結最初的試驗工作的基礎上,決定在全國開展第二次智能健康養老應用試驗模范工作。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促進養老服務升級,提高服務質量。
智慧養老機構的痛點
目前,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存在四個痛點
一是服務體系不完善,養老服務應建立基于家庭、社區、機構補充的多層次服務體系
二、政府與市場邊界不明確,包括市級統一不足、監督不足、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定位不明、街道養老服務管理中心與養老站功能交叉、政府干預市場、市場代行政府部分管理功能、四級體系之間不順利等五個方面。第三,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還不明確,政府不能兼并儲蓄,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同時在調動社會力量方面也不足。第四,智力養老尚未落地,現階段有關智力養老的法規,即《2017-2020年智力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于2017年公布。現在的智能養老技術雖然不多,但實際應用還不多,經不起市場檢驗。
智慧養老機構的難點
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發展為傳統養老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機會。在家照顧、旅行、安全保障、健康管理、精神護理5個方面,智力養老突破了傳統養老的難點。例如,在家照顧老人的費用很高,但是采用智力養老后,有些老人可以用智力養老代替照顧,將來無人駕駛和智力輔助實現后,老人的移動變得更加方便。未來獨居是一大趨勢,智力養老VR技術、遠程陪伴等,成為智力養老解決方案的重點。
-
上一篇:醫養結合政策的關鍵下一篇:社區養老服務方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