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養老的同時 讓老人更“智慧”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8/3 0:00:0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達到了18.70%,65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3.50%。
老齡問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如何通過信息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將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中,分享網絡時代帶來的通訊便利,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方便。
數碼鴻溝現象開始出現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網上預約、QR碼支付等新業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生產和生活,同時卻給老年人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舉例來說,有些交易窗口推行無接觸支付方式,要求使用支付軟件,但老人不太會使用,造成出現不能付款的尷尬局面。
此外,在醫院就診時實行網上預約是一種提高效率、減少排隊等候時間的便利措施,但由于部分老年人不使用。這種普通的生活情景使許多老人感到煩惱。
方便老人的適老化改造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各地結合實際制定政策,為他們搭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不斷完善社會支持體系。
目前,各地已采取了很多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各地的老年大學都開設了智能手機課,設置了專業課程,由老師一步步進行教學。
而家人對老人的關懷也至關重要,要多耐心照顧,幫助家庭融入數字化生活,提升家庭的和諧幸福感。
同時,需要相關的信息終端制造商和APP程序開發者來幫助老年人克服數字鴻溝。
當前,將無障礙理念融入產品創新中,對現有智能終端產品、網絡應用、智能服務等進行適當的老化改造,發布了關心模式、老人模式等版本和模式。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農村老年人的問題。農村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提高7.99、6.61%。
與城鎮相比,智能手機在農村的使用率較低,而在農村開設智能手機和電腦培訓班也有助于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
以上這些都是從重視老年人數字應用市場出發,從源頭解決使用困難的好方法。
時至今日,“銀發社會”正在逐漸到來,沒有人永遠年輕。如今我們為老人所做的一切,當我們有朝一日老了,也終會回饋自己。
-
上一篇:“智慧養老”適老化改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