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適老化改造,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1/24 0:00:00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社會適老化改造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這項推進多年的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效?還有哪些短板?能否承擔起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任?
11月18日,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就加快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召開對口協商座談會,圍繞專項民主監督議題開展交流協商。今年是全國政協社法委將連續五年開展的“加快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專項民主監督的第一年,這次會議是2021年專項民主的“閉環”,是在前期對十省市千戶家庭、300個社區進行定點問卷和手機網絡問卷調查,赴湖南、四川實地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基礎上,就有關意見建議與部委進行的反饋性協商座談。
與會人員普遍認為,要深刻認識做好社會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針對當前社會適老化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協作、推進重點突破等方面著手,扎實做好新時代社會適老化改造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機制
適老化改造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布老年人從家門、到樓門、到小區門、到車門、到各個場所大門,一步步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的各個環節。
調研組調研了解到,前期有關部門和地區的適老化改造工作基本上是分領域、分系統的,缺乏統籌設計和考慮,政策銜接不夠,改造方案協同性不足,工作合力有待加強。杰佳通適老化改造應用場景-客廳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與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包括城鎮老舊社區改造、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是有機統一的,與公共配套設施及服務如日托照顧、護理陪伴、配餐送餐、醫療服務、家政服務、文娛休閑等,也是密切關聯的。但是,目前這些工作分屬不同部門主管,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相互協調不夠。”全國政協委員黃浩濤舉例說。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強衛同樣認為,各部門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出臺了適老化改造的政策措施,也在努力推進這項工作,但由于缺乏統籌協調,部門與部門、工作與工作之間的銜接還不夠順暢。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黃樹賢建議,明確分工協作,按照既有部門職責分工,教育部、工信部、民政部、司法部、人社部、住建部、交通部、文旅部、衛健委、退役軍人部、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分別負責做好分管領域適老化改造工作,重點抓好適老化規劃落實、適老化技術和產品科技創新、適老化資金投入和統籌使用,適老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和適老化政策、標準制定,為適老化工作提供全要素支撐。杰佳通適老化改造應用場景-臥室改造
應統一適老化改造標準
自從接觸了適老化改造工作之后,強衛經常留意相關情況。
強衛注意到,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寬,為了方便行人過馬路修了很多過街天橋。可這些越修越高的過街天橋,卻給老年人帶來不小的困難。在成都等一些城市,過街天橋裝了電梯,但更多城市并沒有這種設計,“要系統、全面、科學地梳理一下新建標準和改造標準,把工作做到前面,推動適老化改造更加有效有力推進”。
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甄貞直言,統一標準體系的缺乏,已經困擾了適老化改造工作多年。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在“十二五”時期就已啟動,目前最大的瓶頸是系統性問題——缺乏體系化的公共政策供給,缺乏全國完整統一的公共設施適老標準體系,缺乏適老化改造實踐的功能銜接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成平注意到,雖然不同區域、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年齡和體力的群體需求不同,但都有一個相同需求——對國家出臺統一的標準以指導推進“適老化改造”的呼聲很高、希望迫切。
“比如舊樓電梯安裝、老舊住宅的適老化空間等,因法規和標準的缺乏或不適應,導致實施中矛盾困難缺乏協調依據,即使有資金也難以實施。”成平建議,建立健全適老化改造的標準體系,制定適老化改造的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適老化服務標準。同時,要結合智慧化進程以及老齡群體特點,制定智能產品及服務平臺(系統)適老化應用的國家標準,解除老齡群體應用智能化產品與系統的障礙。杰佳通適老化改造應用場景-衛生間改造
突出重點抓好政策落實
與會人員認為,適老化改造工作是個長期過程,需要長期籌劃,這項工作包含多個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點抓好政策落實,盡快讓老年人有最直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議選擇當前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出行、文化娛樂、養老服務、就醫購物、智能技術運用、政府部門辦事等主要領域和高頻事項為重點,率先實施適老化改造,先易后難,從點到面,逐步推開,讓老年人明顯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黃樹賢說。
全國政協委員顧朝曦認為,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基本國情,老城區居民樓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社區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
“提升老舊小區電梯安裝率、日間照料中心配置率,成為破解社區養老難題的實在之舉。提高新建居住社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更成為‘治未病’的關鍵。”顧朝曦說。
在甄貞看來,推進適老化改造面臨著一個共性問題——家庭適老化改造精準性困難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系統性匱乏。因此,有必要在“十四五”前期階段建立市場化多元投入機制,進而實現適老化改造的精準性和系統性。杰佳通適老化改造應用場景-廚房改造甄貞建議,發現、培育、支持提供適老化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例如,在家庭適老化改造方面,鼓勵政府主管部門總結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實踐,編列地方性家庭適老化產品和服務準入標準,通過市場競爭培育遴選出一批本土化優質家庭適老產品企業,延長深化地方適老化改造產業鏈。在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方面,編制全國公共設施適老產品和服務標準,通過市場競爭,培育遴選出一批優質公共設施產品和建設企業,提升適老化改造的產業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來源:法治日報
-
下一篇:發達國家養老服務中的政府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