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養老問題,來聽聽她們怎么說?
- 發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1/30 0:00:00
近日,2021年上海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落幕,嘉定的選手取得佳績。與全市養老護理行業佼佼者同臺競技,嘉定選手有何收獲?嘉定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如何?如何激發、調動養老護理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日前,嘉定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許婉貞、黃渡敬老院院長林美萍、黃渡敬老院養老護理員魏巧云做客訪談節目《民生熱線》,為市民朋友做詳細解讀。
左一:嘉定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 許婉貞
右一:黃渡敬老院院長 林美萍
左一:黃渡敬老院養老護理員 魏巧云
問
與全市養老護理行業中的佼佼者同臺競技,你有哪些收獲?
魏巧云:雖然這次比賽獲得了《護理員高級證書》,但與其他選手相比我還是缺乏經驗,所以這次比賽也成了我找差距的一次好機會。只有專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我才有更好地去守護老年群體。不僅為他們提供日常照護服務,還要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讓他們享受到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問
目前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有哪些困境?
許婉貞:2020年底,嘉定戶籍老年人口達到23.5萬人,老齡化率達到34.9%。其中,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3.49萬人,獨居老人0.93萬人,純老家庭3.77萬戶(人)。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嚴峻,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尤其是對專業化護理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給養老服務行業也帶來了挑戰。
一是養老護理員的收入偏低,且勞動強度大。養老機構服務的老年人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還有部分失智、失能老人,這增加了護理人員的難度。另外,目前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不足,導致工作超負荷。二是該職業的社會認可度不高。護理員是養老機構的老人和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老人的陪伴者、守護者,我們稱呼他們是“夕陽天使”,這是一個需要專業知識的職業,特別是在當前深度老齡化的社會,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加使得養老護理成為剛需服務,但在大家的印象中,養老護理工作是一種臟活累活,社會認可度不高。
問
黃渡敬老院是如何破解困境、創新機制的?
林美萍:從頂層設計來說,更多的是依賴政策支持和行業發展。黃渡敬老院亟需解決的問題是:現有護理員的人員結構不合理,普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專業技能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現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與時俱進地適應養老服務模式的轉變。因此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是定期組織護理員開展業務培訓,培養新一代護理能手。同時組織他們參加社會組織的各類管理知識培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是選派護理員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為他們在職稱晉升、綜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更多空間,以此增強職業吸引力和成就感。今年上半年,我們選派護理員沈靜潔參加首屆上海市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獲得養老護理員職工組第一名,并代表上海市參加全國大賽。
三是成立以“嘉定技能標兵”孫勤囡領銜的“囡囡護理工作室”,在護理專業的教學與傳授、創新與拓展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機制,力行傳幫帶教之責,打造老中青結合的人才梯隊,實現新老技術的薪火相傳,培養更多養老護理精英。在“囡囡護理工作室”的幫助下,我院護理員先后榮獲首屆上海市養老護理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嘉定區長護險技能比武一等獎等榮譽;孫勤囡個人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最美養老護理員等榮譽。
問
如何激發、調動養老護理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許婉貞:多年來,嘉定區在激勵機制、技能提升和團隊凝聚力建設三個方面下了功夫:
一是完善激勵機制“把人留住”。在全市首創區級養老服務統籌資金,專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激勵資金,通過津補貼的形式提高護理員待遇,積極引導他們留下來、長久地做下去。
二是提升技能水平“把技術提上去”。持續開展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培育,出臺財政支持政策,鼓勵護理員提升技能水平,參加學歷教育,創建市級養老護理人員實訓基地,對養老護理員開展分層分類培訓,促進全區護理員技能培訓和業務交流。
三是打造團建品牌“把人心留下”。積極打造“夕陽天使風采秀”行業品牌,舉辦區養老機構職工運動會文藝展示等團體活動把人聚起來、人心團結起來,并努力搭好平臺,提升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年來,在全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中,嘉定區養老機構護理員的比賽成績都名列前茅。2019年,全市評出50名“最美養老護理員”,嘉定就有10名,今年又有7名養老護理員獲得第一屆上海市“百佳養老護理員”稱號。
-
上一篇:聚焦養老痛點 老齡工作出細則下一篇:醫養結合,新智能養老解決方案